Micro-LED雖然經過多年快速的發(fā)展,但目前仍然有幾個關鍵技術問題阻礙了其前進的步伐。首先,受到紅光LED低效率和熱光衰的困擾,限制了顯示器的性能;第二、制備間距小于10μm的Micro-LED芯片器件具有挑戰(zhàn)性,而這是用于AR和MR的微型顯示器的必要要求;第三、隨著LED尺寸的不斷縮小,器件的分揀變得更加艱難且昂貴。當然最后一點是最令人擔憂,那就是生產成本太高。
目前來看,能夠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是色彩轉換MicroLED,它使用在紫外或藍光的芯片來激發(fā)量子點(QD),以這種方式工作的器件具有許多特性,包括高量子產率、與尺寸有關的發(fā)射波長、窄的發(fā)射線寬和較短的發(fā)光壽命。
![](http://m.jycsgw.cn/file/upload/202106/30/152648381.png)
圖1.(a)電化學蝕刻工藝產生納米多孔GaN。(b)GaN電化學蝕刻工藝的相圖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來自康涅狄格州Branford市的Saphlux團隊開發(fā)了一種納米孔技術,可以將量子點嵌入到Micro-LED中,這樣就可以得到非常高效、可靠和低成本的器件。
據(jù)介紹,該團隊通過將材料浸入酸性溶液中并施加偏壓,在LED中形成納米級孔隙,從而驅動n型GaN的電化學蝕刻(見圖1(a))。通過改變施加的偏壓或GaN中硅摻雜濃度,這樣能夠在電化學蝕刻行為中產生戲劇性的變化。如果向硅摻雜濃度低的GaN施加低偏置電壓,則不會出現(xiàn)蝕刻現(xiàn)象;如果使用高偏置電壓或高硅摻雜濃度,則會將GaN完全蝕刻掉(這稱為電拋光)。為了形成納米多孔GaN,我們繪制了這兩種極端之間的變化過程,選擇了適當?shù)钠秒妷汉凸钃诫s濃度。
![](http://m.jycsgw.cn/file/upload/202106/30/152825161.png)
圖2.(a-c)具有不同孔隙率的納米多孔GaN在不同的偏置電壓下蝕刻的俯視圖和(d-f)截面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經美國化學學會許可轉載。
根據(jù)Saphlux團隊模擬結果顯示,將納米孔融入LED中可以大大提高器件效率,而且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
![](http://m.jycsgw.cn/file/upload/202106/30/152855871.png)
圖4.(a)GaN藍寶石晶片上的紅色納米多孔量子點樣品和量子點薄膜的紅色發(fā)射的歸一化功率強度的比較。兩種樣品均用420 nm藍色激光激發(fā)3小時。(b)納米多孔GaN吸收藍光的模擬映射結果。(c)納米多孔膜吸收藍光的模擬映射結果。
通過實驗得出上述結果,Saphlux團隊據(jù)此開始制作顯示器。據(jù)介紹,制作顯示器需要形成納米多孔藍色發(fā)光LED,然后將其中一部分放在一邊,在另一部分涂上紅色發(fā)光或綠色發(fā)光量子點(見圖5)。在將紅色和綠色發(fā)光量子點加載到不同區(qū)域之前,團隊將裸露的納米多孔GaN鍵合到電流驅動面板上。如果這些區(qū)域沒有量子點,則發(fā)射藍光;如果它們加載了量子點,則通過顏色轉換產生紅光或綠光。
![](http://m.jycsgw.cn/file/upload/202106/30/152916281.png)
圖5. Saphlux的制造單片RGB microLED的方法。(a)將帶有裸露的納米多孔GaN的垂直藍色LED鍵合在電流驅動器面板上。(b)紅色量子點被選擇性地加載到紅色區(qū)域中。(c)將綠色量子點選擇性地加載到綠色區(qū)域中。(d)分別從紅色量子點區(qū)域,綠色量子點區(qū)域和沒有任何量子點的區(qū)域發(fā)出的紅色,綠色和藍色光
利用這種方法,Saphlux團隊演示了一個尺寸為36μm×36μm的microLED陣列。它具有一個濾光片,可以阻擋紅色和綠色子像素的藍色背光。通過組合許多microLED,我們制作了一個帶有我們公司標志的顯示屏(見圖6(b))。
目前該團隊正在制造納米多孔GaN microLED陣列,并根據(jù)客戶的需求定制像素尺寸。許多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包括可穿戴設備、車輛顯示器、智能手機以及各種形式的增強和虛擬現(xiàn)實設備。
![](http://m.jycsgw.cn/file/upload/202106/30/152938821.png)
圖6.(a)Saphlux RGB單片微型LED由背面的藍色LED光源激發(fā)。(b)由紅色和綠色納米多孔量子點microLED制成的公司徽標“ SAPHLUX”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