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芯國際高開逾6%,股價創(chuàng)歷史新高。
中芯國際最近紅火的表現(xiàn),或國家基金注資有關。
5月15日晚,中芯國際公告稱,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和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將對中芯南方進行了新一輪增資擴股,分別注資15億美元和7.5億美元,合計22.5億美元,約為160億元人民幣,本次注資后,中芯南方注冊資本將由35億美元增加至65億美元。
中芯南方成立于2016年12月,是中芯國際為配合公司14納米及以下先進制程研發(fā)和量產計劃而建設的具備先進制程產能的12英寸晶圓廠。2018年1月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分以及中芯國際全資子公司中芯控股,分別出資9.465億、8億和15.435億美元,將中芯南方的注冊資本由2.1億美元增至35億美元。增資后中芯控股持股45.67%,為中芯南方的第一大股東,其余股東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投資基金持股27.04%;上海集成電路產業(yè)投資基金持股22.86%;中芯上海持股4.43%。
本次是中芯南方第二次大規(guī)模的增資擴股,增資的同時中芯上海已簽訂股份轉讓協(xié)議,將其持有的中芯南方全部股權作價1.55億美元轉讓給中芯控股,相關關轉讓完成后,中芯國際通過中芯控股將持有中芯南方50.1%權益。
增資完成后,中芯南方注冊資本將由35億美元增加至65億美元,中芯國際通過中芯控股持有的中芯南方股權將由50.1%下降至38.515%。中芯南方將分別由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二期、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及上海集成電路基金二期擁有14.562%、23.077%、12.308%及11.538%權益。
對于本次增資,中芯國際表示,大部分資金將根據(jù)發(fā)展計劃用作資本開支,并使公司可開發(fā)高端及快速增長的產品流,將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增長機會,并為維持本集團競爭力所必要。由于預期先進制程的市場需求持續(xù)急增,中芯南方的目標為將其產能由每月6000片增加至35000片,以滿足未來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生產需要。
中芯國際今年一季度已開始為華為量產華為麒麟710F芯片,其2019年年報是顯示目前最先進的14納米收入占比為1.3%,環(huán)比2019年第四季度的1.0%稍有增長,預計今年華為麒麟710芯片充分放量后,14納米營收占比將會顯著提升。受美國新規(guī)影響,華為或會調整中芯國際為其生產芯片的生產規(guī)劃與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