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韩久久|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蜜臀国|国产一区二区日韩|99热这里只亚洲无码,无码

市值蒸發(fā)300億!華為汽車概念股集體暴跌

日期:2021-05-25 來源:車智閱讀:313
核心提示:日前,華為再次針對市場關于造車、投資車企等消息進行了聲明,在聲明中,華為重申了迄今為止,并未投資任何車企、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控股、參股。并且強調“以后,凡是議論上說華為造車或者參股汽車制造業(yè),均為謠言,勿輕信”。
日前,華為再次針對市場關于造車、投資車企等消息進行了聲明,在聲明中,華為重申了迄今為止,并未投資任何車企、未來也不會投資任何車企,更不會控股、參股。并且強調“以后,凡是議論上說華為造車或者參股汽車制造業(yè),均為謠言,勿輕信”。
 
受到這個消息的影響,A股華為汽車整車概念股(包括小康股份、北汽藍谷、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等)集體暴跌,北汽藍谷和長安汽車跌停,小康股份跌幅超過6%,廣汽集團跌幅超過4%,四家公司單日市值蒸發(fā)大約300億人民幣。
 
由于華為的聲明用詞表明的態(tài)度非常鮮明,沒有給二級市場資本有繼續(xù)炒作華為汽車概念股的空間和余地了?;蛟S,這是四五月份以來最為火爆的A股華為汽車概念股,到了要階段性偃旗息鼓的時候了。
 
從4月1日開始,華為就針對上海車展開展了一波的宣傳,也徹底帶火了A股汽車概念股,隨著華為一則用詞鮮明的聲明,對于二級市場的普通投資人而言,華為汽車的機會還有嗎?

01

瘋狂的華為汽車概念股
 
華為汽車概念股(整車領域)是小康股份、北汽藍谷、長安汽車和廣汽集團,其中,小康股份今年股價漲幅超過500%,北汽藍谷自4月1日以來,漲幅一度超過150%。
 
即便是今天跌停了,小康股份的市值約為700億、北汽藍谷市值為728億,相比這兩家公司的實際銷售業(yè)績,其單車市值也到了非常驚人的情況,在2020年,蔚來小鵬和理想的單車市值甚至高達150萬美元,也就是說,賣出一臺車,對應的資本市場的市值是150萬美元。
 
這樣瘋狂的資本市場,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都不應該大驚小怪了。但是,華為發(fā)出了最強的聲明,對最近火爆的華為汽車概念股,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空。
 
回頭看華為汽車概念股今天的表現,業(yè)績更優(yōu)的長安汽車是因為短期漲幅過高,五月份漲幅一度超過50%,而北汽藍谷因為業(yè)績差最近兩個月漲幅超過100%。廣汽集團跌幅最少,是因為漲得也最少。
 
奇怪的是,小康股份今年漲幅是華為汽車概念股中最高的,漲幅一度超過500%,但是,雖然跌幅一度超過9%,為何今天不跌停呢?因為小康股份旗下的新能源品牌賽力斯SF5車型,是華為智選首款汽車產品,目前預定量超過1萬,而華為計劃在2022年汽車銷量超過30萬。
 
當然了,2022年華為汽車目標銷量30萬輛,并不是都是賽力斯的車型,而是還會有其他品牌的車型,有媒體報道稱,將入選華為智選的汽車品牌,還會有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奔馳等品牌,除了北汽新能源的品牌比較合理外,畢竟北汽新能源旗下的極狐是首個打上華為“HI”標的汽車品牌。
 
至于比亞迪和奔馳,可能性并不大,因為這兩個品牌都有著自己完整成熟的4S店體系,但是,比亞迪和奔馳合資的品牌騰勢是有可能的。騰勢這個品牌現在幾乎沒有聲音了,雖然是比亞迪和奔馳合資,但是,基本都是比亞迪的技術,也沒有奔馳的標,這樣就很難被消費者認可了。
 
回頭看看華為智選的選品,只有沒有建立獨立完善的銷售體系的品牌,才可能會選擇和華為合作,但華為10%的銷售額分成也是很高,比傳統(tǒng)經銷商7-8%的分成是要高的。這對于要合作的車企而言,合作也是很別扭的,畢竟,車企本身的毛利是否能夠支撐。
 
02

怎么尋找華為汽車的機會?
 
對于普通的二級市場的投資人來說,應該如何把握華為汽車在二級市場的機會呢?這可能要參考一下特斯拉。特斯拉概念股,對中國的投資人來說,除了投資特斯拉這個標的外,還有就是特斯拉的中國產業(yè)鏈。
 
會有看整車標的,小康股份、北汽藍谷、長安汽車和廣汽集團,在近期,小康股份可能因為賽力斯SF5會有一定的業(yè)績體現,北汽藍谷也可能有業(yè)績體現,但是,長安汽車和廣汽集團的業(yè)績體現需要較長時間了。甚至,華為和廣汽合作的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要到2024年才量產。
 
那么,就要看看華為汽車產業(yè)鏈的機會。有券商列出了一些華為汽車概念股,大概有20個左右的供應商角色,雖然華為定位為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但是,華為也是需要合作伙伴的。雖然華為汽車業(yè)務的上量,那么,合作伙伴的業(yè)績有可能會兌現。
 
華為汽車供應商應該是有機會的,但是,并不可能所有的供應商都有機會,這就需要非常強的選股能力和耐久力。至于類似小康股份、北汽藍谷,現在再進場或許就是高位接盤俠了。
 
例如,在4月底,有消息稱華為正在洽談收購小康股份旗下的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控制權,但4月29日,小康股份否認了這一傳聞。在5月19日,有媒體報道稱華為可能入股北汽極狐,而長安汽車旗下和華為、寧德時代合作的新品牌,也被傳會獲得華為投資。這些傳聞,無一例外都反應到股價上。
 
對于二級市場而言,華為汽車概念應該還會有大機會的,關鍵還是在于選股。前提是排除消息面的影響,挖掘實實在在的業(yè)績股。
 
最后,華為的聲明來得是比較晚了,背后的原因也不得而知。但華為的聲明,還是非常鮮明的表明的態(tài)度。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在手機等領域曾經是食言的,汽車業(yè)務會食言嗎?
打賞
聯系客服 投訴反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