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Ga2O3材料因具有超寬禁帶寬度(~4.9eV)、高擊穿電場(~9 MV/cm)、優(yōu)異的熱穩(wěn)定性以及對紫外光的高吸收系數(shù)等特點,被認為是深紫外光電探測器應用的最佳候選材料之一。然而受到β-Ga2O3基器件工藝的限制,目前已報道的β-Ga2O3基紫外光電探測器通常都制備在硬性襯底上,不具有機械柔韌性,這極大地限制了β-Ga2O3紫外探測器在透明、可穿戴和可折疊等新興電子領域中的應用。
近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盧紅亮教授團隊首次在聚酰亞胺(PI)基板上制備了全柔性的高性能β-Ga2O3光電晶體管,實現(xiàn)了超靈敏的深紫外光探測率,填補了β-Ga2O3基柔性深紫外探測領域的空白。相關工作以“High responsivity and flexible deep-UV phototransistor based on Ta-doped β-Ga2O3”為題發(fā)表于npj Flexible Electronics雜志上,微電子學院教授盧紅亮、張衛(wèi),研究員楊迎國為通訊作者,博士研究生李曉茜為第一作者。
該光電晶體管基于優(yōu)化的光浮區(qū)方法生長的高質量Ta摻雜β-Ga2O3單晶溝道材料,通過特殊退火工藝,在較低熱預算的工藝窗口下,實現(xiàn)了在PI襯底上的全柔性可控制備。該器件具有1.32×106A/W的高響應度,5.68×1014Jones的高比檢測度,1.10×1010%的高光暗電流比值,6.60×108%的高外量子效率和~3.5ms超短響應時間。此外,該器件顯示出出色的可靠性和機械柔韌性,可以承受高達104次以上的0°彎曲循環(huán)。由于該器件展現(xiàn)出的優(yōu)異光電、機械特性,團隊將制備的器件與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結合,驗證了其超出人眼探測范圍的圖像識別能力,這為仿生機器人的紫外視覺應用帶來了提升的可能性。這些研究結果表明,高性能全柔性Ta摻雜β-Ga2O3紫外光電晶體管在未來可穿戴光電、紫外成像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此項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以及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http://m.jycsgw.cn/file/upload/202206/30/155531141.png)
![](http://m.jycsgw.cn/file/upload/202206/30/155607441.png)
![](http://m.jycsgw.cn/file/upload/202206/30/155628991.png)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